了解 Barrett 食管:成因、症状、诊断与防治要点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Barrett 食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与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紧密相连,了解这种疾病对于早期预防、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 Barrett 食管

Barrett 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正常情况下,食管内壁覆盖着坚韧的鳞状上皮,能够耐受食物的摩擦与吞咽动作的牵拉,保护食管组织。然而,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食管下段的上皮细胞发生化生,转变为类似胃或小肠黏膜的柱状上皮。这种柱状上皮相较于鳞状上皮,更不耐酸,为后续一系列健康问题埋下伏笔。

二、成因探究

胃食管反流:这是 Barrett 食管最为主要的病因。长期反复的胃食管反流,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反流物持续刺激食管下段黏膜。食管黏膜为了适应这种酸性环境,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使得原本的鳞状上皮逐渐被柱状上皮取代。肥胖、怀孕、食管裂孔疝等因素,均可导致腹腔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增加患病风险。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以及过量饮酒、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降低其阻止胃内容物反流的能力,同时直接刺激食管黏膜,为 Barrett 食管的发生创造条件。

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食管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在经历多年的饮食刺激、胃酸反流等潜在伤害后,相较于年轻人,更易发生上皮化生,患上 Barrett 食管的几率随之升高。

三、症状表现

烧心与反酸:这是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到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仿佛有一股热流从胃部向上涌至食管,同时伴有酸性液体反流至口腔,尤其在进食后、平卧或弯腰时症状加重。这是由于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神经末梢的不适感。

吞咽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食管下段的柱状上皮增生、变厚,或者出现炎症、瘢痕形成,导致食管管腔逐渐狭窄,食物通过时受阻,患者会出现吞咽固体食物困难,之后可能发展到吞咽流食也有梗阻感,严重影响进食与营养摄取。

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刺痛或钝痛,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有时易与心绞痛混淆。胸痛主要是因为食管黏膜炎症刺激食管壁的神经,或者食管痉挛所致。

四、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这是诊断 Barrett 食管的 “金标准”。胃镜下可直接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的形态、颜色改变,若发现原本灰白色的鳞状上皮被橙红色的柱状上皮取代,且界限清晰,即可初步诊断。同时,医生还可通过胃镜取食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柱状上皮的类型,判断有无异型增生,这对于评估癌变风险至关重要。

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将一根细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持续监测 24 小时内食管内的酸碱度变化,记录胃酸反流至食管的次数、时间及食管内酸性环境持续的时长,以此判断胃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辅助诊断 Barrett 食管,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食管压力测定:通过测量食管各部位的压力,了解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食管蠕动功能等,判断食管动力是否正常,进一步排查胃食管反流的原因,对于 Barrett 食管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防治策略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控制:减少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避免饮用过量咖啡、浓茶、酒精饮品,以减轻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同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胃内压力过高引发反流。

体位管理: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 15 – 20 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食管反流。白天避免长时间弯腰、下蹲或穿紧身衣物,降低腹腔压力,减轻食管反流症状。

药物治疗:

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是治疗的核心药物,它们能够强力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促进食管黏膜修复。通常需长期服用,具体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促进食管蠕动,加快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机会,与抑酸剂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定期复查:Barrett 食管患者癌变风险虽相对较低,但仍需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食管黏膜变化,尤其是有无异型增生。一般建议根据病情轻重,每 1 – 3 年复查一次胃镜,以便早期发现癌变迹象,及时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

Barrett 食管虽然是一种具有潜在风险的疾病,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就能有效降低癌变风险,保障食管健康。

其他特指的消化道结构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