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一、慢性扁桃体炎概述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演变而来,细菌和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其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隐藏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咽部疼痛、不适感、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臭。若炎症波及邻近器官,还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二、何时使用抗菌药物

并非所有慢性扁桃体炎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来说,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出现咽痛加剧、发热、扁桃体红肿,甚至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此时医生通常会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另外,如果患者反复出现扁桃体炎发作,每年发作 4 – 5 次以上,为了预防严重并发症,如风湿性心脏病、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抗菌药物。

三、常用抗菌药物选择

1. 青霉素类:青霉素 V 钾片、阿莫西林等是常用药物,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对于大多数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慢性扁桃体炎,青霉素类药物疗效显著。一般用法为口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次剂量为 250 – 500 毫克,每 6 – 8 小时一次。

2.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丙烯、头孢克洛等。这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以头孢丙烯为例,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 0.5 克,每日 1 – 2 次。它的作用机制同样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青霉素类药物有相似之处,但抗菌谱有所扩大,对于一些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也有效果。

3.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属于此类。当患者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时,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作为替代选择。阿奇霉素的用法较为特殊,一般采用首日 0.5 克顿服,第 2 – 5 日每日 0.25 克的服用方法。它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四、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1.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疗程服用抗菌药物,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在用药后有所缓解,也应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复发和耐药。例如,一般急性发作期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为 7 – 10 天,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

2. 观察不良反应: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瘙痒,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所以用药前必须进行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对较安全,但也可能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过敏反应。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恶心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 药物相互作用: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因为抗菌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阿奇霉素与抗酸药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青霉素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会使青霉素的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 预防耐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要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也是预防耐药的重要措施。

总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慢性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