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科普小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炎症、疼痛、肿胀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造成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在 RA 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某些特定的基因与疾病的易感性有关。此外,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吸烟、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且发病年龄多在 30 – 50 岁之间。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也可累及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以及颈椎、颞颌关节等特殊关节。患者通常会感到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加剧;晨起时关节僵硬较为明显,持续时间一般超过 1 小时,随着病情进展,关节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腔内积液增多所致;长期的炎症还会引起关节畸形,如手指的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导致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抓握、书写、穿衣等动作变得困难。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快速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但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是治疗的基石,需长期服用以延缓疾病进程;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的炎症靶点,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糖皮质激素可在病情急性发作或其他药物控制不佳时短期使用,以迅速缓解炎症,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需谨慎。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自我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受潮,可佩戴手套、护膝等防护用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关节等,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类风湿关节炎虽然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长期管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