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威胁人们肝脏健康的重要隐患。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一、什么是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起初,肝脏内脂肪过度堆积,形成脂肪肝,肝细胞被脂肪充斥,影响其正常功能。若病情持续发展,长期的脂肪浸润引发肝脏慢性炎症,刺激肝脏纤维组织增生。随着纤维组织不断增多、交联,肝脏正常结构逐渐被破坏,质地变硬,最终演变成肝硬化,肝脏的代谢、解毒、合成等多种功能也随之严重受损。
二、成因剖析
肥胖:这是脂肪性肝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当人体摄入过多热量,尤其是高糖、高脂肪食物,而运动量又不足时,多余的能量便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肝脏。长期肥胖状态下,肝脏持续承受脂肪堆积的压力,极易发展为脂肪肝,进而向肝硬化迈进。
饮酒: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不仅干扰肝脏正常的脂肪代谢,促使脂肪在肝内蓄积,还会引发炎症反应,加速肝脏纤维化进程,与肥胖因素协同,大大增加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病几率。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较为常见,这会导致肝脏脂肪酸合成增加、氧化减少,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同时,高血糖状态下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炎症与纤维化发展,使得脂肪性肝硬化更容易发生。
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等,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干扰肝脏的脂质代谢,导致脂肪在肝内异常沉积。此外,一些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诱发脂肪性肝病并进展为肝硬化。
三、危害重重
肝功能减退: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下降,引发低蛋白血症,患者出现水肿、腹水;凝血因子生成不足,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同时,肝脏解毒功能受损,体内毒素蓄积,影响全身多个系统。
门脉高压:肝硬化导致肝脏血管结构改变,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会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脾功能亢进,大量破坏血细胞,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抵抗力下降、贫血、易出血。
肝癌风险:脂肪性肝硬化患者相较于常人,发生肝癌的几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进一步缩短患者生存期限,降低生活质量。
四、诊断手段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酒史、是否患有糖尿病或长期服用特殊药物等,对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肥胖、酗酒且伴有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脂肪性肝硬化。
血液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会出现异常。一般 ALT、AST 轻度升高,且 AST/ALT 比值可能接近 1 ;血脂检查常发现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到肝脏回声增强、前场回声细密、后场回声衰减等脂肪肝典型表现,肝硬化时肝脏表面不光滑,肝缘变钝,还可发现有无腹水、脾大等并发症。CT、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准地判断肝脏脂肪含量、肝硬化程度及有无占位性病变。
肝穿刺活检:虽为有创检查,但却是诊断的 “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肝细胞内脂肪滴、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准确判断病情分期与严重程度。
五、防治策略
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控制:遵循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油炸食品、糕点、甜饮料等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取,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减轻肝脏脂肪负担。
2.运动锻炼:每周坚持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哑铃练习等,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热量,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肝脏脂肪代谢。
3.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遵循医嘱规律服药或使用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平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同时减轻肝脏因高血压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带来的负担。
4.戒酒:对于有饮酒习惯的患者,戒酒是关键一步。无论处于脂肪性肝病的何种阶段,戒酒都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部分早期脂肪肝患者在戒酒后,肝脏脂肪沉积可逐渐减轻,甚至恢复正常。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水飞蓟宾,抗氧化,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对于血脂过高患者,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血脂、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肝硬化迹象,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脂肪性肝硬化虽然病情严峻,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守护肝脏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