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虽名称中带有 “肝硬化”,但它其实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若未能及时诊治,最终可能进展至肝硬化阶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挑战。了解这种疾病,对于早期发现、有效干预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内胆管,引发胆管炎症、损伤,进而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汁淤积在肝脏内。随着病情迁延,长期的胆汁淤积会逐渐破坏肝细胞,引起肝脏纤维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解毒、合成等诸多功能。

二、病因探究

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晰,但研究表明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 PBC 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环境因素如感染、化学物质暴露等可能诱发机体异常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机制紊乱是关键环节,免疫系统将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视为外来 “敌人”,启动免疫攻击,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破坏胆管结构与功能。其中,抗线粒体抗体(AMA)是 PBC 最为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多数患者体内该抗体呈阳性,这也为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症状表现

在疾病早期,PBC 症状往往隐匿,许多患者可能仅有轻微乏力、皮肤瘙痒等表现,容易被忽视。皮肤瘙痒程度不一,可从局部轻微瘙痒逐渐发展至全身难以忍受的剧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随着病情进展,胆汁淤积引发黄疸,患者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样。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还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夜盲症、骨质疏松等问题。晚期患者则面临肝硬化的诸多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极大地威胁生命健康。

四、诊断方法

诊断 PBC 需综合多方面检查。血液检查除检测 AMA 外,还包括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γ- 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这些指标通常会显著升高,反映胆汁淤积情况。此外,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也常增高。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 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辅助查看胆管形态,排查有无胆管梗阻等其他病因。肝穿刺活检是诊断的 “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胆管损伤、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精准判断病情,但因其有创性,一般在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时选用。

五、防治策略

目前,PBC 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熊去氧胆酸(UDCA)是一线治疗药物,它能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对肝脏的损伤,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对于单用 UDCA 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病情加用免疫抑制剂等二线药物强化治疗。在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严格戒酒,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出现肝硬化并发症的患者,需针对性地进行相应治疗,如腹水患者限盐限水、合理使用利尿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预防出血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虽然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只要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患者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病情,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与疾病长期 “周旋”,守护肝脏健康。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