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的预后如何?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10%,手术切除可获痊愈。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有脑干、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系统等重要结构,手术既要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的保护面、听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丧失是听神经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面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极大,手术的目的要尽量全切肿瘤,同时达到面听神经的解剖与功能保留。神经功能的保全是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趋势,娴熟的显微外科基本功、周全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严谨和精确的手术操作技巧、术中的电生理监测等,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功能保留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听神经瘤的术后康复指导有哪些?

术后一周即进入康复训练阶段,对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每日进行睁眼闭眼的动作训练,对眼周的软组织进行按摩,以眼部不感疲劳为宜,面瘫病人指导患者用鱼际肌或指腹环形按摩面部,促进血液循环,每天至少3个循环张口、鼓腮、吹气等动作训练,每次10-15分钟,经常用手指将口角拉向耳侧,行被动运动,应用手部进行被动运动时注意手部卫生,吞咽困难者,进行空口吞咽练习,吞咽功能有改善后,锻炼自行进食,进食过程中不急于拔胃管,有部分病人进食无呛咳,但饮水时仍有呛咳,需延长带管时间,进食进水均无呛咳时方可拔管,对肢体活动无力患者每日行肢体被动及主动运动,运动时加强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多大听神经瘤需要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早期表现主要为单侧、持续性、顽固性耳鸣,耳鸣治疗效果常不明显,久之可伴听力下降。由于这种耳鸣有时并不是很剧烈,因此也常常被患者本人所忽视。随诊肿瘤的生长,患者听力可进行性下降,最后完全丧失;个别患者还伴发三叉神经受累,感觉面部麻木或疼痛,以及面神经受累,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桥小脑角区有复杂的神经、血管、脑结构,如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小脑和脑干。  除瘤体较小(2cm以下)可观察或行立体定向非手术治疗外,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听神经瘤的切除中,如何保护这些重要神经、血管和脑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此类手术的难点和关键。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问题,甚至还提倡对听神经保护的理念。  对于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观察,但肿瘤再长大的情况下就不能再观察了;其次放疗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但不是首选推荐的治疗方法,其原因在于:1、放疗治疗可能存在控制不住肿瘤生长的情况;2、放疗本身对面、听神经也是一种损伤,如放疗结束后肿瘤控制不住,再进行性长大,等到那时候再做手术,会增加手术难度,想保留面神经的几率就很低了,所以对于听神经瘤首选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治疗目标主要为:切除肿瘤,去除肿瘤对脑干、小脑的压迫作用,解除因肿瘤压迫脑室而引起的脑积水。理想状态下最好的是全切肿瘤,但肿瘤与神经或血管粘连紧密不能全切。  提醒:听神经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在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就采取手术治疗,是可以保留听力。

听神经瘤治疗前要做哪些评估?手术风险大吗?

  听神经瘤为良性肿瘤,引起的症状主要是随瘤体的生长,对周围神经、血管及脑组织产生压迫。听神经瘤大多数发生于单侧,虽然它发展缓慢,但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最终会导致丧失听力;肿瘤进一步生长还会引起其他颅神经受侵犯的症状,如面神经受累,出现面瘫,三叉神经受累出现面部,舌尖麻木、舌咽、迷走神经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吞咽困难等。肿瘤压迫小脑后,会出现行走不稳,眩晕,不能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肿瘤进一步发展可能会造成脑积水,一旦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头痛加重、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脑疝,威胁病人生命。由于听神经瘤起病隐袭,早期症状有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初期因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略。  听神经瘤的主要评估指征有哪些?  1.面神经功能评估:可采用多种分级系统或量表对面神经功能加以评估。目前,通常采用House-Backmann(HB)面神经,将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级2年的面神经功能分别进行评估,判定面神经状态,决定进一步治疗。  此外,根据掌握程度,还可以选择性使用区域性HB分级系统、面神经分级系统2.0(FNGS 2.0)、Sunnybrook量表、Terzis量表等,对面神经功能进行更为精细地评估,面神经临床电生理检查可以作为面神经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  2.听力: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0-HNS)听力分级法,据纯音平均听阈和言语识别率进行术前、术后听力评估。术后听力保留率以听力水平C级以上(含C级)为统计依据,术后听力良好率以听力8级以上(含8级)为统计依据。  3.肿瘤切除范围评估:可分为全切除(total removal)、近全切除(near total removal)、次全切除(subtotal removal)和部分切除(partial removal)。其中,全切除是指术中肿瘤全切,影像学为肿瘤残余;近全切除仅限于为保面、听神经完整性,在神经表面残留小片肿瘤,影像学为肿瘤残余;次全切除者仅限于为保留面、听神经核、脑干等结构的完整性,在这些结构表面残留块状肿瘤;部分切除者,其残留肿瘤较大,残留肿瘤大小用相互垂体的直径表示(如5mm×4mm),同时注明残留肿瘤位置,如内听道内残留、桥小脑角内沿神经残留、脑干表面或小脑表面残留等。  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要选择;  对于:患者拒绝、体积较小、临床症状轻微等情况的听神经瘤可以选择放射治疗;  化疗无效。  一般情况下,手术有3种不同的方法,分为中颅窝径路、迷路径路及乙状窦后径路。因肿瘤大小、听力及患者年龄等情况不尽相同,手术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手术的目的也从以前的肿瘤切除进展到目前的肿瘤切除加功能保留。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极致目标是除了完全切除肿瘤外,保留面神经功能及为具有实用听力患者保留听觉功能。  听神经与面神经的关系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脑桥下网状结构深部的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纤维从核出发后向背内侧行走,向上弯绕外展神经核,形成菱形窝的面丘,随后向前、下、外侧延伸,于脑桥和延髓交界的外侧部穿出脑桥,在桥小脑角处位于听、展神经之间,与听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在内听道底部与听神经分道进入面神经管,于该管以前外-后外下方的迂曲径道出茎乳孔。由于与面神经位置紧邻,起源于前庭神经的听神经瘤常与面神经粘连、压迫使面神经变薄、移位,使得外科医生在术中辨认保护面神经变得困难,造成面神经损伤,甚至断裂。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听神经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目前,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相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只要肿瘤不是太大或者少数其他情况,手术过程中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会出现“颜面”问题。  如果肿瘤为2.5cm或更小,术后一般仅有听力的问题和早期轻度的面神经症状。一旦肿瘤增大到4-5cm或者更大,术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平衡共济功能障碍、吞咽和咳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麻木。更严重的将出现肢体瘫痪、昏迷,并可能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能明显降低,即便功能保留,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  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提醒: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的时候能够足够重视,尽快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听神经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损害将明显减小,小韩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颅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重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颅脑疾病将不再可怕。